2019年10月19日星期六下午两点半,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组织下,我们低维凝聚态物理一支部支委与其他16个党支部支委共同参与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赴厦门海堤纪念公园、纪念馆活动。
下午三点十分乘车前往到达海堤纪念公园,纪念馆的解说员早早等在那里。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对厦门海堤的建造历史及意义、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建造海堤时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有了初步的了解。
![](/__local/7/0B/57/170E11B6CA59030B712CA6B973E_55A500F0_41CCA.jpg)
从解说员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海堤纪念公园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海堤建设者们艰苦奋战、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中心广场由1953块石块铺成,并设计有6级台阶、17组射线,寓意"1953年6月17日"这一厦门海堤建设的时间。走进展馆,首先看到的是油画与仿真场景相结合的模型,在高崎渡口,为了与内地互通,人们只能借助船只工具,而对于富裕的人们来讲也无法避免肩头扛着自行车走上渡船。这一情景现了建设海堤前高崎渡口"车骑人"的场景。因此为了更加高效的发展福建厦门与内地的互通,坚定了建设海堤的决心。
![](/__local/1/5A/A0/A8C9431552E7D1C971FF1279523_ABE6402A_3C898.jpg)
![](/__local/A/FE/06/A4822F69D49FAD0A26228048BD6_67928B30_3A17F.jpg)
![](/__local/6/4E/64/EA75AC5F3220875F0B92A8A32E4_3F20A884_46852.jpg)
在纪念馆的出口处,有一段3米左右的旧铁路。解说人员说,这段铁路取自旧厦门海堤中间的一段。
随后,进入海堤纪念馆的影视放映厅观看1957年完成的《移山填海》电影纪录片,更加直观地了解60年前建设海堤的场景。从观影中深切感受到前辈在建造海堤时的热情与执着,在面临台风等巨大挑战时仍不退缩。
新一代年轻的我们无法亲身体会前辈在祖国建设初期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但是在物质富足的当代,我们更加应该铭记先辈的精神与热忱,为新时代的发展与建设添砖加瓦。
(低维凝聚态物理一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