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LETOU.COM乐投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康俊勇教授的邀请,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潘力佳教授于2018年11月30日来访,并在物理大楼552会议室给各位老师和同学作了题为“电子皮肤传感器的起源及研究现状”的学术报告。
潘力佳教授,200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7年在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及物理系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至2011年在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担任副教授及在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担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2011至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研究组担任访问学者。潘力佳教授主要是围绕导电高分子等柔性电子学材料和器件开展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包括PNAS、Natu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等著名期刊,论文他引4000余次;作为第二完成人分别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16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担任学术期刊《半导体学报》编委。
讲座的开始潘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研究生如何适应研究生生活,接着介绍了电子皮肤领域的起源及研究现状。潘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仿生皮肤的柔性聚合物传感器及系统研究进展。作为人类与环境交互的重要物理界面,皮肤是天然的超级灵敏传感器,将压力、温度、纹理等物理信号转换为电学信号,实现触觉、体感等功能,具有柔性、多模、高密度集成、综合信息处理等特点,对传感器领域的发展有很强的仿生借鉴价值。电子皮肤为仿生皮肤的柔性电子器件及系统,交叉了信息科学、电子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在当今的万物互联时代,电子皮肤应用于人体生理参数检测和机器人触觉两大领域。在医疗、健康等领域相关的便携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潘力佳教授的报告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兴趣,大家纷纷踊跃发言,与潘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