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北京大学方哲宇研究员应邀访问LETOU.COM乐投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并作题为“Deep-Subwavelength Reveal and Control of Chirality in Plasmonic Nanostructures”的物理学前沿讲座。报告会由物理学院副院长陈理想教授主持,物理学院杨志林教授、李成教授、李艾华教授等部分师生现场聆听报告。
报告中,方老师提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作为量子光学的一个新兴方面,通过对光子发射相互作用的纳米级开发,使纳米光子学中的特殊物理现象和先进应用得以实现。在电子束与平面波激发相互作用的指导下,引入阴极发光(CL)显微镜检测手性等离子体纳米结构中的红光效应,进一步实现了手性阴极发光在亚纳米尺度上的显示和控制。此外,CL显微镜可以提供更好的物理洞察红光效应,并发现新的红光现象,这些现象在纳米结构的近场中很难被远场光学表征方法检测到。此外,利用CL纳米拷贝可以在纳米尺度上成像等离子体纳米结构中的手性辐射LDOS分布,它直接反映了量子发射器的手性辐射自发衰变。报告会后,方老师和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方哲宇,浙江杭州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全国优博,基金委优青,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科技部973课题。主要研究微纳光子学器件的集成与近场光学表征,在等离激元聚焦、波导、光电探测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5项发明专利已授权;50余次在国际学术大会做邀请报告。在Chem. Rev,Mater. Today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他引5000余次,1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相关工作被Science,Nature Physics,NPG Asia Materials,美国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德国Nanowerk,英国IOP下属Nanotechweb.org,国内科学网等新闻媒体多次报导。